看2014年以來我國無縫方矩管市場反而呈現跌勢加劇態勢,鋼企的盈利能力也跟著繼續惡化,企業虧損幅度進一步增加。
截至1月10日,鋼廠虧損面已放大至57.06%,虧損企業已超過半數水平,而年前上述鋼鐵企業的虧損面為48.47%。
“從鋼廠成本及盈利數據來看,目前螺紋、中板、冷軋、熱軋四大品種仍表現為虧損態勢,盈利空間除中厚板虧損額有所收窄外,其余品種均有所擴張”,“我的鋼鐵網”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金花在其撰寫的研究報告中指出。
王金花還指出,在螺紋、中板、冷軋、熱軋四大品種中,“冷軋的虧損幅度還是最小的,每噸虧損142元,較上月同期增加虧損90元”。
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進入1月份以來,國內鋼廠虧損面進一步擴大,主要是由于鋼市需求已進入淡季,再加上環保以及資金等方面的壓力,使得無縫方矩管價格出現了加劇下行的局面。
截至1月10日,無縫方矩管綜合指數已由上個月同期129.13點下跌至126.81點,月環比跌幅達1.8%。其中,螺紋鋼和線材跌幅最為明顯,月跌幅分別達到了3.79%、2.97%。
以螺紋鋼為例,“鋼聯云終端”數據顯示,上海地區螺紋鋼價格已由1月初的3540元/噸,下跌至目前的3400元/噸,累計下跌了140元/噸,跌幅近4%。
值得關注的是,由于價格持續下跌,再加上市場需求轉淡,無縫方矩管社會庫存已步入了穩步上升的通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