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縫方管國企、采礦業下滑嚴重
值得注意的是,2015年采礦業利潤下降高達58.2%,采礦和原材料行業利潤下降成為工業利潤轉負的重要原因。2015年,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比上年減少2354.4億元,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減少1110.8億元,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減少818.3億元,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利潤減少357.9億元,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減少349.8億元。
采礦業利潤下降有兩個重要原因:其一是產量下降,其二是價格暴跌。其開采的55%品位鐵礦運到鋼廠一噸才賣210元,每噸礦中僅稅收就高達76塊錢。其中,國稅是19.2元/每噸,此外還有30多種地方稅。“另一方面,柳鋼等下游鋼廠相繼停產后,已經沒人收礦了,大量的鐵礦生產出來賣不出去,政府又給壓力不讓停產,像個泥潭一樣越陷越深。”
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,國企利潤下降得最為嚴重。2015年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944億元,比上年下降21.9%。這和國企所處的行業領域有關,國企大都集中在資源、原材料等領域,大多是產能嚴重過剩行業。“國有企業更多地對應投資,而民企更多地對應消費,后者是比較活躍的,所以整體利潤還可以,民企效益普遍好于國企。”隨著去產能的不斷推進,一定要創造一個公平有序的環境,根據市場需要和各類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來確定哪些企業退出。